故障前置安全锁止需优先执行。维修前将库卡机器人对应关节调整至空载水平位置,用专用支撑工装固定电机轴与连接臂身,防止维修时电机突然转动或臂身下坠;断开电机供电回路与机器人总电源,等待 15 分钟让内部电容充分放电,避免高压触电风险;清理电机表面粉尘与油污,用压缩空气(经滤油水处理)吹扫电机散热孔,防止维修时杂质落入内部损伤部件。负载锁止与泄压是伺服电机维修的基础,能规避拆解时的安全隐患。
供电与刹车系统排查需细致落实。用万用表测量电机供电端子的三相电压,对比技术手册标注的额定范围(如三相 220V 或 380V),电压无输出时需检查控制柜内伺服驱动器与接线端子,复紧松动端子,端子氧化处用细砂纸轻轻打磨,驱动器指示灯异常时需初步判断是否为驱动信号中断;若电压正常但电机不转,需检查电机刹车系统 —— 库卡伺服电机多带电磁刹车,刹车未释放会导致电机轴锁死,测量刹车线圈供电电压,无电压时需检查刹车继电器,继电器触点氧化需更换同规格元件,线圈断路则需更换刹车组件,刹车未释放是伺服电机不转的常见诱因,需重点排查。

驱动信号与模块验证不可忽视。若电机与供电系统无异常,需进一步排查控制柜内伺服驱动器 —— 连接库卡专用调试软件,读取驱动器故障代码,代码显示 “信号丢失” 时需检查电机编码器与驱动器的通讯线缆,线缆破损需更换专用屏蔽线缆,编码器故障需校准或更换;测试驱动器输出波形,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是否稳定,波形畸变时需调整驱动器参数或更换驱动模块,确保输出信号能正常驱动电机转动,驱动模块是电机动力传输的关键,需通过专业工具精准检测信号完整性。
维修后负载测试需全面覆盖。将电机重新安装,连接好线缆并通电,先执行空载运行,观察电机转动是否顺畅、有无异响,通过示教器监测电机转速与电流,确保数据稳定在正常范围;加载测试需按机器人额定负载的 50%、80%、100% 逐步递增,控制对应关节完成往复运动,检查电机带载时的运行状态,无卡顿、过载报警且电流无异常波动为合格。测试过程中若出现异常,需重新回溯库卡机器人维修环节,排除安装疏漏或部件适配问题,负载测试能验证电机维修效果,避免隐患残留。
库卡 KUKA 伺服电机不转维修需结合使用场景调整维护周期 —— 若用于高频启停或重载场景,需缩短电机轴承润滑、绕组绝缘检查的周期;若运行环境粉尘较多,需增加电机散热孔清洁频率。通过规范的维修操作,能快速解决不转故障,恢复电机动力输出,减少因设备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,适配各类工业作业场景的机器人运行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