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负载异常诊断
传动机构阻力增大是过载的常见诱因。当减速箱内部齿轮卡死或轴承损坏时,电机输出扭矩会急剧上升。维修时可手动旋转电机轴,正常状态下应无明显阻滞感。若发现转动困难,需拆解检查谐波减速器或行星减速机的磨损情况。
运动参数设置不当同样会导致过载。程序中的加速度设定值过高会使电机在启停阶段承受瞬时大电流。通过库卡机器人示教器调整运动曲线,将加速度控制在电机额定范围内,可有效降低峰值电流。工件重量超标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,实际载荷超过电机额定扭矩30%时,应考虑优化夹具设计或选用更高规格的电机型号。

动力电缆绝缘劣化可能引发相间短路。使用1000V兆欧表检测电缆绝缘电阻,阻值低于1MΩ即存在安全隐患。布线时应注意避免电缆与金属边角直接接触,必要时加装波纹管保护。
电气连接点接触不良会产生附加电阻。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时,若发现氧化发黑现象,应使用专用接触剂处理。电源模块输出端的螺栓连接力矩需达到标准值,松动会导致接触面过热。
热管理优化措施
散热系统失效会降低设备过载能力。清理电机外壳散热鳍片上的积尘,确保风道畅通。驱动器散热风扇的运行状态应定期检查,停转的风扇必须立即更换。在高温环境中,可考虑增设辅助散热装置,将控制柜内部温度控制在40℃以下。
维修后验证流程
空载测试阶段,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不应超过5%。带载测试应采用阶梯加载方式,逐步提升至额定负载的120%,观察电流波动情况。安装温度监测装置可实现预防性维护,当绕组温度超过绝缘等级限值时提前预警。
库卡机器人维修实践证明,建立完整的过载故障处理流程,能显著提高维修效率。从机械传动检查到电气参数优化,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。规范的维修操作不仅能解决当前故障,更能延长伺服系统的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