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保养的前期筹备是库卡机器人保养的基础。提前两周制定详细流程表,明确各环节操作时间、负责人员、工具耗材清单。将机器人移动至专用保养工位,断开主电源与气源,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并张贴标识。备份机器人控制系统内的程序与参数,避免保养过程中数据丢失。准备适配的工具与耗材,包括高精度扭力扳手、绝缘万用表、专用润滑脂、密封件、清洗剂、无尘布、轴承检测仪器,所有工具需提前校准确保精度。
机械结构拆解与养护贯穿库卡机器人保养全程。按顺序拆卸机器人关节防护盖与端盖,用清洗剂清理关节内部残留的老化润滑脂,用轴承检测仪器检测关节轴承的磨损程度,若间隙超出标准范围需及时更换。对拆卸的螺栓进行探伤检测,排查隐性裂纹,更换存在风险的螺栓并按标准力矩紧固。清理电机与减速器连接面的油污,检查密封垫状态,更换老化密封垫后重新装配,装配后涂抹密封胶增强防护。

传动与执行机构养护需适配库卡机器人保养需求。拆卸末端执行器与传动皮带,清理传动轮沟槽内的杂物,检测轮体磨损情况,更换磨损严重的传动轮。调整皮带张紧度,用张力仪测量确保符合标准,避免过紧导致轴承磨损或过松引发打滑。对夹持类执行器,拆解气缸与电磁阀,清理内部杂质后更换密封件与弹簧,测试气缸伸缩速度与夹持力,确保符合作业要求。
装配与核验是库卡机器人保养的收尾环节。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装配,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就进行精度检测,比如关节装配后手动转动检测灵活性,电气接线后测试导通性。整体装配完成后,接通电源进行空载测试,让机器人执行各轴往复运动,监听运行声音并检测电机温度。负载测试时,安装标准负载执行典型作业流程,检测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,确保符合库卡机器人的额定标准。
年度深度保养后的流程优化能提升后续维护效果。整理保养过程中的数据,包括更换部件清单、检测参数、紧固力矩值,建立专属保养档案。根据保养中发现的问题,调整日常保养重点,比如某关节轴承磨损较快,可缩短该部位日常润滑周期。对保养人员进行专项培训,讲解本次保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与处理技巧,提升日常维护的专业性。定期回顾保养档案,为下一次深度保养提供数据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