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气浪费的关键原因,在于传统供气模式无法匹配铝工件焊接的动态需求。焊接厚壁铝制部件时,库卡机器人采用大电流熔透工艺,此时传统恒流量供气形成的气层刚好能覆盖熔池;但切换到薄壁铝件焊接时,固定的气体输出量就远超实际需求,多余气体顺着铝工件的拼接缝隙快速流失,造成无效消耗。处理铝制框架的直角焊缝时,机器人需沿垂直方向频繁转向,焊枪速度大幅下降,气流在熔池上方堆积并向外扩散,形成冗余损耗;而焊接铝制长直型材时,速度提升后气流被拉成单薄的气幕,保护范围缩小,操作人员为避免焊缝出现氧化白斑,只能被迫调高供气流量,进一步加剧浪费。
铝工件焊接的工艺特性,让隐性浪费问题更为突出。铝焊常用“脉冲焊+填丝”的组合工艺,库卡机器人在焊丝更换、焊枪清理、工件装夹等辅助环节花费不少时间,这段时间内机器人虽未进行焊接,但为防止焊枪喷嘴内部氧化和钨极污染,保护气必须持续供应。传统模式下,待机流量与焊接流量相差不大,部分车间的待机耗气量甚至占据总消耗的相当比例。更关键的是,铝焊对气流扰动极为敏感,车间通风系统产生的轻微气流就会破坏熔池上方的保护气层,操作人员为保证焊接质量,只能通过增大供气量来弥补,形成“浪费—补量—再浪费”的恶性循环,也让节气技术的场景化升级变得愈发必要。

针对库卡机器人铝焊的关键工艺,WGFACS设备设计了精细化适配策略。焊接厚壁铝制部件时,库卡机器人采用大电流多层焊,设备会根据焊接层次自动切换供气模式:首层打底焊输出低流量,通过气流整流结构形成集中气幕,防止气流过强吹散小型熔池;中间填充层随电流递增同步提量,确保扩大的熔池被完整覆盖;盖面层电流略有降低,流量也相应微调,每层混合气利用率均大幅提升。焊接薄壁铝制部件时,机器人采用小电流脉冲焊,设备将流量控制在精准区间,同时通过专用流线型气嘴使混合气形成层流紧贴铝件表面,即便小流量也能消除保护盲区,避免焊缝出现氧化缺陷。针对铝焊易产生的气孔问题,设备还能通过电流波动预判熔池稳定性,瞬间微调流量,确保保护效果。
某汽车铝制零部件企业的应用案例直观印证了设备价值。该企业多条库卡机器人铝工件焊接生产线,此前每月氩气消耗量居高不下,厚壁铝件焊缝氧化缺陷率较高。引入WGFACS节气设备后,首月每条生产线的氩气消耗平均降幅明显,单条生产线每月节省气体成本相当可观。操作人员反馈,设备运行稳定,无需人工调整流量,更换铝工件型号时的切换效率大幅提升,生产线有效作业率明显提高。后续通过设备的数据分析功能,针对特定焊接工位进一步优化参数,气耗又有额外降低,充分体现了设备的场景化适配潜力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