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障发生时,示教器通常报出轴位置偏差或过载信息。断电后尝试手动旋转对应轴,若完全无法转动或存在金属摩擦声,说明内部已发生机械抱死。部分情况下,轻微卡滞在冷态时可缓慢转动,但通电后仍无法正常运行。此时不可强行启动,避免扩大损坏范围。
润滑状态是首要排查因素。减速机内部润滑脂长期未更换会劣化、干涸,失去润滑作用。金属表面直接摩擦产生高温,导致微小金属颗粒脱落,混入油脂形成研磨膏,加速磨损。检查注油口油脂状态,若呈粉末状或黑色稠块,说明润滑已失效。定期按手册要求更换指定型号润滑脂可有效预防此类问题。
异物侵入是常见诱因。机器人工作环境存在焊渣、粉尘或金属碎屑,通过密封薄弱点进入减速机内部。颗粒物卡在齿轮啮合处或轴承滚道,造成运转受阻。J4轴旋转频繁且密封结构紧凑,长期使用后密封圈老化,防护能力下降。拆解时若发现金属碎屑或非本体材料,需追溯污染源并改善环境。

齿轮啮合异常不可忽视。减速机内部行星齿轮或斜齿轮若出现断齿、崩边或严重磨损,运转时会产生振动与阻力。部分损伤在初期表现为周期性异响,随时间推移发展为卡滞。拆解后观察齿面接触痕迹,正常应均匀分布,若出现局部剥落或压痕,说明已超出承受极限。
安装与连接状态需同步确认。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若存在偏心或轴向间隙,长期运行会加剧内部部件磨损。检查电机固定螺丝是否松动,法兰配合面有无变形。部分卡死问题源于外部机械干涉,如机器人碰撞工装或负载超限,导致瞬间冲击力损坏内部结构。
温度变化可能加剧故障。设备在高温环境下连续运行,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可能导致配合过紧。冷机状态下看似正常,热态时间隙消失,引发抱死。检查设备运行环境温度,确保通风良好,避免热源直接辐射。
库卡机器人维修后需进行空载测试,逐步加载验证运行平稳性。减速机问题需从润滑到结构全面排查。通过规范流程与细致操作,可有效恢复设备功能。维护工作应注重日常检查,保持密封完好。定期保养有助于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